21世紀基督徒助人前要知道的11件事
When Helping Hurts
How to Alleviate Poverty without Hurting the Poor … and Yourself
史蒂夫・考柏、布萊恩・菲克(Steve Corbett & Brian Fikkert)——著
秦蘊璞——譯
:21世紀基督徒助人前要知道的11件事
作者/史蒂夫・考柏、布萊恩・菲克(Steve Corbett & Brian Fikkert)
譯者/秦蘊璞
責任編輯/楊秀儀
社長/王文衍
總編輯/黃旭榮
總經理/鄭漢光
出版者/校園書房出版社
發行所/23141台灣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50號6樓
電話/886-2-2918-2460
傳真/886-2-2918-2462
郵政信箱/10699公館郵局第144號信箱
劃撥帳號/19922014,校園書房出版社
網路書房/https://shop.campus.org.tw
訂購電話/886-2-2918-2460分機241、240
訂購傳真/886-2-2918-2248
2021年5月初版
When Helping Hurts
: how to alleviate poverty without hurting the poor … and yourself
© 2009, 2012 by Steve Corbett and Brian Fikkert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Moody Publishers
820 N. LaSalle Boulevard Chicago, IL 60610, USA
Complex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permission.
© 2021 by 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Press
PO Box 144 Taipei Gongguan, Taipei City 10699, Taiwan
First Edition: May,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 978-986-198-790-3(平裝)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21世紀基督徒助人前要知道的11件事 / 史蒂夫・考伯 (Steve Corbett), 布萊恩・菲克 (Brian Fikkert) 合著; 秦蘊璞譯.--初版.--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2021.05 面;公分 譯自:When helping hurts : how to alleviate poverty without hurting the poor … and yourself ISBN 978-986-198-790-3(平裝) 1.基督徒 2.生活指導 3.貧窮 | |
244.98 | 110004410 |
門徒培育SP書系總序
剛加入校園的那些年,好幾位年輕同工如我,服事幾年後,都很想編一些學生同工服事、門徒訓練相關的手冊,教導學生如何計劃時間、規劃讀經、讀屬靈書籍、運作一個團契、傳福音等,認為這樣應該會比疲於奔命地到處去講道更有效率,也更廣泛地幫助學生成為門徒。當時果真有些同工,為個人或小組,編寫了一些門徒訓練小冊;可是出版後卻發現這些手冊乏人問津,馬上成為庫存。編寫者很懊惱,以為是同工們「看不中他和他的作品」,後來發現,差不多每次都如此,跟誰執筆似乎無關,因此我們中間就流傳一則笑話:在校園出版任何門訓手冊,印出來的那天就過時,沒人要用了,或者就只有編寫者自己在用。
幾次經驗之後,也就不太有人想編寫這種門徒訓練手冊了。後來我們發現原因,也形成共識,並不是校園同工自視太高,瞧不起「別人和他的作品」,而是因為我們接觸的學生太多樣化了,有善於邏輯思辨的、有直覺充滿想像的、有很喜歡閱讀的、也有很喜歡實作開的……千百樣的學生,甚至同一個學校的學生也都很不一樣,很難使用同一個模式「訓練」每個學生成為「一種門徒」。於是我們放棄「訓練」的概念,改採「培育」的理念,其實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因材施教」,按每個人不同的特質、喜好,提供不同的素材。這當然是沒有效率的,但我們也發現,培育門徒不能講求效率,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
到了出版社後,我發現出版書籍很像帶團契,而且讀者的面向更廣,閱讀目的各有不同,因此我們的出版方針跟學生工作一樣,是透過閱讀,提供眾弟兄姊妹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操練自己成為門徒。譬如神學研經類的「里程碑」、「聖經圖書館」、「神學叢書」、「丁道爾聖經註釋」、「聖經信息系列」等書系,目標是建立門徒的聖經、神學知識,形塑基督信仰的世界觀,以更深的思想底蘊,面對劇變的世界;當然,有完整的教義知識,不見得能使一個人認識神、愛神,所以,我們也出版生活靈修類的書,如「Living生活館」、「move」、「Land」等書系;而關乎一個門徒如何本於信仰,在工作、生活與家庭中對應時代的趨勢、潮流,則有「Home」、「Sweet」、「Work」等書系;另外還有許多傳福音用的禮物書、聚會材料等。所以,校園的出版品,也可說都與形塑門徒相關。
當然,要使用這些素材來培育自己或別人成為門徒,比起直接使用現成的門訓材料要繁複許多,需要個別認識每個人不同的程度、特質、閱讀喜好等,為其挑選合適的內容和書籍。但面對後現代人喜愛多元、強調適性發展,以及為神國培育多元人才的需要,相信這樣的「沒有效率」是值得的。
許多教會牧者為了牧養信徒,採用一些現成的門訓材料,甚至很勤奮地自己編寫,這些在形塑門徒基本品格(如靈修、禱告、作見證等)都很寶貴;而培養信徒形成共識一起達成教會的異象與目標,也是很重要且合宜的。校園是在這些門徒訓練材料與課程之外,再提供更多適性書籍,輔助培育門徒。雖說所有書籍都為形塑門徒,不過為幫助讀者更容易聚焦門徒這個主題,我們規劃了這個新的書系——「門徒培育SP」,有讀經系列、主題系列、查經系列三個路線,初期規劃了提摩太.凱勒和魏樂德的幾本書,精彩可期。
陳濟民老師在《成為宣教的教會》中說:「許多讀者將馬太福音二十八章的『大使命』這段經文的重點,放在『你們要去』的『去』字。然而,在希臘原文中,大使命最主要的動詞,其實是使萬民『作門徒』。『去』字在原文是分詞,雖然可以當命令動詞解讀,卻絕對不是主要的動作。意思是說,要萬民作主耶穌的門徒,必須要先『去』到他們那裡,但是『去』了以後,做什麼呢?就是要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這才是更重要的焦點」。原來大使命不只是一個福音運動,更是一個門徒培育運動,祈願這個書系在門徒培育運動中作出貢獻。
黃旭榮
校園書房出版社總編輯
![]() |
About 機智的好撒瑪利亞人:21世紀基督徒助人前要知道的11件事 (繁體)當我們意圖幫助貧窮者之前,只有善意還不夠,你可能挾帶著富足的優越感,或是未能尊重不同文化差異的價值體系,而強加計畫於受惠者,或者操作一體適用的無效策略。你需要識別真正的問題根源,尋索合適的策略與方法,讓貧窮者能參與並發展個人資產,才能提供有效修復且長期的幫助。本書對導致貧窮的根源及緩解之道,闡述了一個清晰的聖經架構。 |
Support Info | whnhlpngpryrslfch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