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s of Faith: The Apostles’ Creed
李振群博士/著
李振群Chun Kwan Lee
Copyright 2014李振群Chun Kwan Lee
106C #08-512, Punggol Field, Singapore, 823106
October, 2014
基督教是一個擁有兩千年歷史的信仰。在傳承這信仰的過程中,自然會累積了許許多多內容豐富的屬靈產業,使徒信經就是其中之一。
使徒信經是很早就出現在基督教會中的一份信仰宣告。到底昔日這份信經的宣告對今日的信徒有什麼重要性,是本書所要闡述的重點。
我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不止一次受邀到不同教會主持講座,與信徒分享使徒信經的來龍去脈。信徒、教牧看到需要更深認識使徒信經,固然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值得讓人高興。但是我也察覺到,一般信徒使徒信經的內容大多數仍模糊不清,於是心中一直盼望能夠有個機會,將這些內容整理付印,好讓更多的信徒可以曉得基督教信仰所傳承的,有哪些重要的教導。
本書的內容就是來自我其中一次講座的錄音。其實要將錄音整理成書,對我這個不太常寫作的人來說,是一件頗為吃力的事。只是我心中一直思念著那些對使徒信經了解不深的人,他們確實有這方面的需要,只好勉力而為。為此緣故,書中的取材,也就以這方面的信徒為主要對象。我的禱告是:盼望透過本書的講解,讀者能夠更加了解自己的信仰,並且懂得欣賞基督教這寶貴的信仰。
本書得以付梓,實在要感謝呂底亞姐妹的協助。她不辭勞苦地將講座的錄音整理成文字初稿,使我接下來的修訂工作可以順暢地進行。也承蒙協傳培訓中心的同工鼓勵與協助,使這本小書得以面世。正是這些同工的配搭,讓我下定決心,在今年春節假期中,完成這份稿的寫作與修訂。
但願上主使用這小小的書本,帶給讀者點點的祝福。
李振群博士
新加坡神學院
2010年2月
引言
自從我信主以後,開始參加教會的主日崇拜聚會,每個主日都會背誦這個宣告:
我信聖父上帝,全能創造天地。
又信上帝獨生之子,我主耶穌基督。感聖神之德力以懷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者。置於本丟彼拉多之治下受苦。遭釘十字架,崩。且見葬於墓。又降陰間。於第三日,自死中復生。後升天堂,坐在聖父上帝全能之右也。然彼將由天降地,以審判生死者。
又信聖神。大公聖會。聖徒相通。罪得赦佑。身體復生。後享永生。誠心所願!
我後來才知道這就是流傳了近兩千年的使徒信經。只是我的母會採用的是一個較為少見,略偏文言文的中文版本。這個文言文版本的使徒信經雖然文字優雅,只是恐怕沒有幾個人會背誦得來。其實,就連白話文的使徒信經,大概也不是每個信徒都能隨時背誦的。
較為流傳的中文白話文版本內文是: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我信罪得赦免。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
阿門!
後來我對信仰的來龍去脈有較多了解之後,才發覺一個頗令人驚訝的事實:自從第一世紀末年到現在,將近兩千年以來,耶穌基督的信徒就是以這份宣言式的文字,來宣認他們的信仰。
今天,不少的華人教會也會在每個主日崇拜聚會中,安排弟兄姐妹一同宣讀或背誦使徒信經。就連沒有每周宣讀使徒信經的信徒,大概也已經久聞其名了。因此,使徒信經的內容實在值得我們花點時間,好好去思想、了解。
首先,值得我們追問的是使徒信經是怎麼來的?我們所背誦的這些宣告,到底對我們的生活、信仰有什麼意義?
很多時候,我發覺今天信徒的通病,是雖然都知道這些教會流傳下來的優美傳統,但是卻不甚明白。知道一件事物,跟真正明白是兩回事。我盼望透過以下篇幅的講解,能讓讀者具體明白使徒信經的內容及其重要性。
歷史的產業
我們的信仰與歷史是分不開的,乃是累積了兩千年的歷史時空建立起來的。兩千年當然不能算是短暫的時間,但這又有什麼特別的呢?我們不妨這樣想象:歷史像一道河流,當流到了出海的地方,就會產生沉澱的作用。河水夾帶的沙子會一直不停的沉澱,漸漸就出現了一片稱為三角洲的地方。三角洲可說是河流經年累月沉澱下來的寶貝,所以很多大河流的三角洲地區都非常肥沃。
同樣的,我們信仰中的一些精髓,就有點像河流的三角洲。事實上,今天我們確實在享受著歷史留給我們的許多豐富遺產。
我們應該慶幸不是處在第一世紀,那時期的基督徒所面對的困難,要比今天我們面對的大得多;那個時代的信徒要處理的事情,實在是千頭萬緒,多不勝數!其中使徒信經就是在那樣的情況之下出現的。
今天,我們這些二十一世紀的基督徒可以白白享受歷史的產業,或許真的是件值得慶幸的事。這些曾經歷過許許多多的信仰掙扎,在歷史中一點一點整理好了產業,如今才流傳到我們的手中,這實在是我們的福氣。
讓我們來看看使徒信經這份歷史產業的了不起之處在哪呢?說起來,歷史這玩意兒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幫助我們克服看事情的盲點。所謂盲點,就是你看不到的地方。盲點之所以可怕,正是因為你看不到,以致有什麼盲點,自己都不會知道。因為如果你知道這個是你的盲點,那它就已經不是盲點了。所以,盲點的可怕,在於到底有哪些東西是你看不見,自己都無從得知的,而歷史就可以幫助我們克服這個困難。
撇開歷史不說,單單看今天,就有很多東西會讓人看得不准確。然而,檢視歷史,看過去的人如何看待信仰,他們對信仰的理解如何,這些了解就能夠幫助我們理清一些重點,理清一些今天我們不容易看清楚的事情。《使徒信經》在我們的信仰當中,就是扮演著一個這樣的重要角色。
不難想像,《使徒信經》既然能夠穿越歷史流傳到今天,就一定是具有某種特殊意義或功用。這樣說好了,兩千年前那些相信耶穌的人,在當日的信仰處境中,一定經歷過許多思考、採取過很多行動、辯論探討過種種課題⋯⋯歷史的了不起,在於它把這些兩千年前的事物,好像放在水溝子下面不住的沖、沖完又再沖,連番的沖洗肯定沖走了許多東西;但是總有一些是沖不掉的,而這些沖不掉留存下來的,就很寶貝了。《使徒信經》的了不起,就在於此。
![]() |
About 信仰溯源:《使徒信經》今昔(繁體)基督教是一個擁有兩千年歷史的信仰,在傳承這信仰的過程中,自然累積了許許多多內容豐富的屬靈產業,使徒信經就是其中之一。本書主要探討使徒信經所有內容的具體含義,包括三位一體的信仰、耶穌基督的身分、工作及救贖、教會、人生的終局。作者李振群博士過去二十多年,經常受邀主講有關使徒信經的信息。盼望透過本書的講解,讀者能夠更加了解自己的信仰,並且懂得欣賞基督教這寶貴的信仰。 |
Support Info | rtsfthtrdtnch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