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教牧倫理學(繁體)
Restore columns
Exit Fullscreen

21世紀

教牧倫理學

Pastoral Ethics in the 21st Century

從「人、議題、機構」三個面向

深究基督教教牧倫理

陳尚仁/著

21世紀教牧倫理學

作者/陳尚仁

責任編輯/林子皓

美術設計/黃志雄

社長/王文衍

總編輯/黃旭榮

總經理/鄭漢光

出版者/校園書房出版社

發行所/23141台灣新北市新店區民權路50號6樓

電話/886-2-2918-2460

傳真/886-2-2918-2462

網址/https://www.campus.org.tw

郵政信箱/10699台北公館郵局第144號信箱

劃撥帳號/19922014,校園書房出版社

網路書房/https://shop.campus.org.tw

訂購電話/886-2-2918-2460分機241、240

訂購傳真/886-2-2918-2248

2021年1月初版

Pastoral Ethics in the 21st Century

By Shan-Jen Chen

Published by permission

©2021 by Campus Evangelical Fellowship Press

PO Box 144 Taipei Gongguan, Taipei City 10699,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First Edition: Jan., 2021

ISBN: 978-986-198-743-9(平裝)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21世紀教牧倫理學= Pastoral ethics in the 21st century/陳尚仁著.--初版.--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2021.01

面;公分

ISBN 978-986-198-743-9(平裝)

1.教牧學2.基督教3.宗教倫理

245

109018137

目錄

推薦序一 我們都需要神聖光照,也需要福音啟蒙╱林鴻信

推薦序二 個人和群體的養成與塑造──《21世紀教牧倫理學》勾畫的倫理憧憬╱孫寶玲

推薦序三 顯露多年牧會與教學淬鍊而得的智慧╱楊寧亞

推薦序四 教牧永遠是在具體的處境中回應呼召╱董家驊

推薦序五 若教牧倫理學是一門必修課╱羅秉祥

前言

第一部人

第1章 受呼召的事奉

作門徒的呼召

教牧事奉的呼召

内在與外在的呼召

内在的呼召

内在呼召的領受與維持

第2章 專業的教牧事奉

專業一詞的字源

對教牧專業的反思

琳瑯滿目的服事項目

宣揚上帝的話

如何能宣揚上帝的話

對教牧事奉的反思

第3章 基督徒品格及德性的培養

品格是教牧事奉的關鍵

什麼是品格?

德性

在教會傳統中培養基督徒德性

小結

第4章 教牧的德性

仁愛

智德

堅忍

第二部議題

第5章 權力與權威

能力、權力、權威

上帝話語的能力

權力的本質

權威

宣揚上帝的話及神學思考

教牧與信徒的關係

健康的肢體關係

第6章 兩性、家庭與婚姻

婦女在教會服事中的地位

婚姻與家庭的神學傳統

三個案例

第7章 財富

基督教信仰的財富觀

教牧的謝禮

簡樸作為一種德性

第8章 誠實、保密、問責

誠實

牧者的保密與揭露

牧者的問責性

小結

第三部機構

第9章 教會的機構性腐敗

前言

腐敗與機構性腐敗的定義

教會的機構性腐敗

腐敗的成因

教會獨特的腐敗成因:諱於指出罪惡及處置

案例與分析

教會中關於機構性腐敗應有的因應

小結

第10章 教會及機構的廉正機制

廉正機制

舉報

調查

塑造正直廉潔的群體

第11章 基督徒的世界觀與倫理抉擇

基督教群體的重大倫理挑戰

委身是明白信仰並力行相符的生活

群體認同與倫理抉擇

小結

結語

附錄:聖經詮釋與基督徒倫理生活

前言

高士德森

理查.海斯

聖經與倫理抉擇之外

侯活士

司邦

結語

推薦序一

我們都需要神聖光照,也需要福音啟蒙

基督教倫理學提供基督徒個體與群體對信仰實踐與行動的神學反思,在現實生活中的倫理道德抉擇,往往無法直接從經文找到對應的答案,而需藉由經文與經文處境的關係,尋找如何對應於此時此地之倫理道德選擇與生活處境的關係,這需要藉助於基督教倫理學的神學反思。

然而華人教會卻對基督教倫理學長期疏於耕耘,更是缺乏專業研究與教導人才,經常只能倚賴一些翻譯著作或中文相關文章彙集,前者經常令人有文化處境水土不合之感,後者則常見嚴謹不足而僅及於一般常識水平之憾。

筆者非常樂於見到本書之出版,認識作者從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師生到同事關係迄今多年,深慶作者為華人教會數一數二在西方學術重鎭取得基督教倫理學博士學位者。長期以來作者從事神學教育,專注於基督教倫理學研究與教學,尤其關切基督福音的宣揚,從本書書名可知作者的負擔在於教牧與倫理,取二者交集成書,既是從教牧關顧角度出發的倫理思考,又是從倫理實踐視野開展的教牧指引。這並非一本局限在學術象牙塔裡的理論研究,而是具有學術根基的神學反思之實際應用,反映作者追求基督教會在現實社會中見證上帝國福音的熱切。

倫理思考常帶有高超理想,而教牧實踐卻必須落實人間,當兩者整合時,必是一種「不脫離現實的理想」及「不失去理想的務實」之結合。當教牧實踐落實於人間時,常有過度融入人情世故,乃至於俗世價値觀的試探,需要不斷地藉由神學反思而警醒。不過,倫理思考追求理想,卻也有天馬行空或淪於教條的誘惑,這不是一條易路,耶穌基督卻呈現了美好的典範。

約翰福音第八章記載行淫被拿的婦人之故事,挑釁者問耶穌說:「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你說該把她怎麼樣呢?」(約八5)耶穌回答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八7)這是直指内心、震撼衆多圍觀者良心的振聾發聩之音,「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都出去了。」(約八9)耶穌基督對婦人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約八11)這話既未落入呆板教條,亦未放棄眞理原則,祂寬容對待並引導她走上新生之路,兼有慈愛寬宏的牧養情懷與持守眞理的堅定不移。

若是類似事件發生在今日社會,受到「當前政治正確」價値觀影響者,容易爭先恐後搶著說:「我不定你的罪!」然而,卻對「當前政治不正確」的提醒——「從此不要再犯罪了」噤若寒蟬!身段柔軟者可輕易贏得群衆掌聲,堅守眞理者卻必須面對冷嘲熱諷,本書顯然無意博取前者。

本書由三部分所組成,分別討論人、議題與機構,各部分的選題都很適切,可循序漸進地提供教牧與基督徒更深刻了解基督教倫理學的内涵。筆者特別推薦第與第十兩章討論「教會的機構性腐敗」,提醒教會發展中的體制化儘管是無法迴避的過程,然而大家容易輕忽人的罪性會藉由機構找到許多運作空間,形成教會本身的機構性腐敗(institutional corruption),這不只可能發生在有龐大體制的大教會,也可能發生在體制微小的中小教會,由於戴上「教會體制」冠冕堂皇的外貌,縱使發生金錢、權力、欲望的誤用或罪惡,許多信徒仍缺乏警覺或被誤導。

美國基督教倫理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首先指出個人倫理道德層次與團體倫理道德層次不同,洞察包藏在群體體制裡的人性陰暗面,他的名著《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Moral Man and Immoral Society),如書名所示,一針見血地指出...

Content not shown in limited preview…
21

About 21世紀教牧倫理學(繁體)

真正合乎聖經的倫理,並非一體適用的標準,相反地,只有先讓自己擁有合神心意的品德,方能在面對各種前所未見的處境和難題,做出基督徒該有的回應和判斷。本書是陳尚仁牧師藉由德性倫理的洞見,所做出的一次精采嘗試,他將許多困擾牧會現場的道德難題,帶進德性倫理的思考當中,以期幫助今日的牧者,展現更有活力的牧養。

Support Info

pstrlthc21cntrychn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