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本 25

耶利米哀歌

悲哀盾问与盟约盼望

研经本

高铭谦 著

研习本

明道研习本25

耶利米哀歌 一 悲哀盾问与盟约盼望

作者:高铭谦

编辑:朱美美、刘嘉仪

2018年电子版

编号:EMDP0325S

国际书号:978-988-8508-87-7

版权所有・请勿翻印

出版及发行:明道社有限公司

电话:(852) 2986 9968

电邮:info@mingdaopress.org

传真:(852) 3013 9501

网址:www.mingdaopress.org

Facebook: www.facebook.com/mingdaopresshk

地址:香港九龙新蒲岗双喜街9号汇达商业中心6楼6号室

第一课

没有安慰

-1~22

本课重点

一章是整部耶利米哀歌的第一首哀歌,与第及第两章的哀歌一样,都是以「唉/何竟」开始(-1),都是拥有二十二节的字母诗。第一首哀歌的特色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描述耶路撒冷被毁以及神的子民被虏的悲剧。第一个角度记载于一章1至11节,诗人以第三人称的观察者或见证者角度来描述锡安的苦况,并用人格化的文学手法,把锡安暗喻为女子;第二个角度记载于一章12至22节,诗人继续将锡安人格化,但改用锡安受苦当事人的角度来叙述其与耶和华的纠缠。本课主要探讨锡安女子没有得到安慰这个主题,以及诗人如何成为她的安慰见证者,从而了解受刑者两方面的整全性:悲哀质问与盟约盼望。

归纳探讨

1. 尝试将第一章分为两个大段落。

明道提示:可尝试从不同人称(第一或第三)来分段。

2. 再将一章1至11节分为两小段,一章12至22节分为三小段。

明道提示:耶路撒冷这字在哪一节起出现?由哪一节起描述诗人代入人格化的「我」正在哭泣?由哪一节开始直接称神为「你」,发出祈愿?

3. 在原文,一章1节是以「唉/何竟」开始,期望达到甚么效果?

明道提示:参利米书四十八章5节及以赛亚书一章21节。

4. 观察一章1节,然后填写三组先前与现在的对比:

先前

现在

i.

ii.

iii.

iv.

v.

vi.

5. 甚么是独坐-1)?寡妇的意象是指甚么(-1)?

明道提示:参何西阿书九章1节。

6. 多服劳苦-3)如何解释?与「犹大被虏」有甚么因果关系?

7. 甚么是不洁之物-8)?甚么是她的污秽-9)?是怎样的意象?

8. 观察一章91120节,哪一个向耶和华的祈求是重复的?如果把这个祈求看为质问或投诉,到底诗人在投诉甚么?

明道提示:「耶和华以勒」解作「耶和华一直以来都看见」。

9. 耶和华像是看不见锡安女子的苦况,诗人为何随即转向一切过路的人发出呼吁(-12)?结果怎样?

10. 观察一章29161721节,哪个动词重复出现?锡安女子正在经历甚么?如果把这种情况看为质问或投诉,那么诗人到底想投诉神甚么?

11. 一章1至11节,诗人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描述锡安女子受苦的情况,他如何因此成为苦难的见证者?对我们安慰受苦者有何启迪?

明道提示:参研经本页50:A作安慰的见证者。

12. 观察一章12至15节,神加在诗人身上(锡安)的是甚么暴力?试选择其中一个暴力元素,解释其象徵意义。

明道提示:参列王纪下一章101214节;创世记十九章23至29节;约伯记二十八章1619节。

13. 一章18节宣认:耶和华是公义的!代表诗人承认甚么?他如何理解眼前的苦难?

14. 一章18b至19节以众民哪,请听我的话,看我的痛苦开始,用了「听」(שמע)与「看」(ראה)的祈使式来作呼吁。到底「听」(שמע)与「看」(ראה)有何分别?为何突然会出现「听」(שמע)?

15. 一章20节诗人呼求神甚么?为何会这样呼求

明道提示:参一章91118节。

16. 诗人一方面宣认耶和华是公义的(-18),另一方面却投诉找不到安慰者(-21621),诗人表达出哪两种整全性?

明道提示:参盟约神学(利二十六章申二十八章)以及了解诗人向神的质问(-20~22)。

17. 请选答以下其中一题:

a. 面对受苦者,我们是否愿意成为见证人,代表他们质问神,在神面前为他们代求?

b. 作为受刑者,我们是否压抑真感受,不敢向神发出哀歌?如果我们还在压抑,神在我们感受的层面上便没有地位了,你愿意向神发出尖锐的质问吗?

c. 到底你在苦难中是否愿意坚持盟约神学的信仰?

第二课

神的愤怒

二1~22

本课重点

二章与第四章一样,都是以「唉/何竟」开始(二1),起首(二1)与结尾(二22)都是耶和华发怒的日子,首尾呼应,带出整章哀歌的主题。本章的特色是用三个不同角度来描述锡安所受的苦难,第一个角度用第三人称的「祂」来描述耶和华加诸锡安的暴力与攻击(二1~10),第二个角度用对话及见证的形式来描述城内人民的悲情(二11~19),第三个角度直接质问及祈求神(二20~22)。本课主要探讨耶和华愤怒之日这主题,以及锡安的悲剧与敌人的凌辱,从而了解如何呼吁受苦者向神倾倒自己。

归纳探讨

1. 将第二章分为三大段落。

明道提示:试看看在哪一节开始转换了人称。

2. 请细心观察二章122节有甚么重复的字眼(首尾呼应的字眼),继而说明第二章的主题。

3. 二章13节用了哪两种自然界元素来表达神的愤怒?这两个元素有何象徵意义?

4. 观察二章12101121节,指出「向地上」(לארץ)出现之处,并说明采用这手法的写作目的。

5. 二章45节有甚么片语重复出现?用来形容谁?

6. 二章45节描述耶和华如何成为锡安的仇敌?

7. 在二章67节耶和华拆毁了甚么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有何共通点?所指的是甚么?

8. 请为二章11至19节分段,说明哪一段描述锡安孩童的悲剧,哪一段描写锡安的假先知与敌人,哪一段描绘诗人向锡安发出感慨及呼吁?

9. 试说明二章13节的作用。

10. 请在下表空白处填上答案:

二15

二16

「所有过路的人们」(כל־עברי דרך

「他们ii.

拍掌」(ספקו עליך כפים

「iii.

」(שרקו

「及他们摇动他们的头」(וינעו ראשם

「他们说」(אמרו

「i.

你的敌人们」(כל־אויביך

「他们向你打开他们的口」(פצו עליך פיהם

「他们叫嚣」(שרקו

「iv.

切齿」(ויחרקו־שן

「v.

」(אמרו

11. 二章15至17节的重点是甚么?到底背后主控敌人及过路人的是谁?我们能在当中看见诗人所表达的两个整全性(悲哀质问与盟约盼望)吗?

12. 当我们面对神的刑罚与管教,是否也能保持整全性的两面?我们会因为明白苦难的成因,而放弃向神抒发真实感受吗?会因为苦难太「苦」,而放弃与神有盟约关系的信仰吗?

13. 观察二章18节,列出诗人向锡安发出的三个呼吁。

14. 承上题,这三个呼吁到底有甚么作用?

15. 观察二章19节,列出诗人向锡安发出的四个呼吁。...

Content not shown in limited preview…
耶利米哀歌:悲哀盾问与盟约盼望(研习本)(简体)

About 耶利米哀歌:悲哀盾问与盟约盼望(研习本)(简体)

耶利米哀歌道出精彩苦难神学,成书背景扣定为被虏时期,但对象不限于被虏的犹大人,书中所呈现的神学能承载古今中外人类的苦难,使我们在苦难的常数中找到盼望,在无法掌控的未来找到那位聆听哀歌的耶和华。

Support Info

lmnttnssrrchnsimp-wk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