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克姆研究註釋叢書

彼得前書

保羅·A·海姆斯(Paul A. Himes)/ 著

蘇楊、张芳菲 / 譯

潘思怡 / 校對

道格拉斯‧門剛(Douglas Mangum)/ 編輯

崔慶紅 / 中文編輯

萊克姆研究註釋叢書:彼得前書

萊克姆研究註釋叢書,由道格拉斯·門剛(Douglas Mangum)編輯

中文版權所有 ©2021 載道出版社 | Logos 中文聖經軟體

英文版權所有 ©2017 Lexham Press(萊克姆出版社)

Lexham Press, 1313 Commercial St., Bellingham, WA 98225

LexhamPress.com

版權所有。您可以在您的演講、文章和書籍中簡短地引述本資源中的内容。對於所有其它用途,請電郵至permissions@lexhampress.com徵求許可。

除非另有說明,所有英文經文引自萊克姆英語聖經LEB)或為作者本人的翻譯。版權所有 ©2013 Lexham Press。Lexham 是 Faithlife Corporation 的註冊商標。

除非另有說明,所有中文經文從英文翻譯或引自《中文聖經和合本-神版》(繁體),由位於華盛頓州貝靈漢市 (Bellingham, WA) 的Faithlife公司於2016年出版。

系列編輯:道格拉斯‧門剛(Douglas Mangum)

萊克姆編輯團隊:伊莉莎白·文斯(Elizabeth Vince)、阿比蓋兒·塞林格(Abigail Salinger)

再校:馮少芳

翻譯、校對和編輯:載道出版社 | Logos 中文聖經軟體 翻譯團隊

目錄

叢書序言

作者序

彼得前書導論

信息

主題

文體

編撰

作者

正典化

寫作日期

寫作地點

收信人

歷史背景

關鍵議題

彼得前書和後書的關係

彼得前書裡的教會及其社會角色

互文性

希臘語和彼得前書的解釋

關於字義研讀的說明

結構大綱

書信引言 (彼前1:1–2)

總覽

結構大綱

書卷中的地位

正典中的地位

議題概覽

客旅和異鄉人 (1:1; 2:11)

彼得前書1:1中「先見」的含義

彼得前書1:2中的介系詞片語

順服與灑血 (1:2)

關鍵字研讀

Parepidēmos (「客旅」) 和 Paroikos (「寄居者」) (彼前1:1; 2:11)

Prognōsis (「先見」) and Proginōskō (「預先知道」) (彼前1:2, 20)

背景研讀:羅馬治世與基督教的社會自我認識

應用總覽

救恩和受苦 (彼前1:3–12)

總覽

結構大綱

書卷中的地位

正典中的地位

議題概覽

存留在天上的救恩 (1:4–5)

彼得前書中的受苦和逼迫 (1:6)

先知的身份 (1:10–12)

先知考察的內容(1:11)

Eis Christon 受苦的含義 (1:11)

應用總覽

順服和聖潔生活 (彼前1:13–25)

總覽

結構大綱

書卷中的地位

正典中的地位

議題概覽

從舊約角度看聖潔 (1:15–16)

彼得前書中贖罪的意義 (1:18–19)

救贖及 Lutroō 的意涵 (1:18)

關鍵字研讀

Nēphō, 「警覺、清醒」

Paroikia, 「寄居」

Ektenōs, 「熱切地」

背景研讀:約束心 (1:13)

應用總覽

基督與教會 (彼前2:1–10)

總覽

結構大綱

書卷中的地位

正典中的地位

議題概覽

純淨的靈奶 (2:2)

信徒的祭司職份 (2:5, 9)

彼得前書2:6-10的舊約背景

引用以賽亞書28:16 (2:6)

屬神的的子民 (2:9)

宣揚美德 (2:9)

從前未曾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 (2:10)

預定會被道理絆跌?(2:8)

以色列與教會 (2:9–12)

背景研讀:公元一世紀的榮譽與恥辱

應用總覽

實用的基督徒生活 (彼前2:11–3:7)

總覽

結構大綱

書卷中的地位

正典中的地位

議題概覽

鑒察的日子 (2:12)

「行善」是公民的貢獻嗎?(2:14)

順服和尊敬君王 (2:13–17)

彼得前書中的家庭規範 (2:18–3:7)

基督徒與社會的關係 (2:18–3:7)

新約中的奴隸制與自由 (2:18–25)

撒拉何時稱亞伯拉罕為「主」?(3:6)

彼得前書中妻子的順服 (3:1–6)

虐待配偶及對彼得前書3:1-6的誤讀

彼得前書3:7中的女性觀

關鍵字研讀

Kakopoieō,「作惡」和 Agathopoieō,「行善」

Enkoptō,「阻礙」或 Ekkoptō,「切斷」

背景研讀: 第一世紀的妻子

應用總覽

從見證角度談倫理道德 (彼前3:8–4:6)

總覽

結構大綱

書卷中的地位

正典中的地位

議題概覽

有誰害你們呢﹖ (3:13)

Apologia 的含義和重要性 (3:15)

耶穌向獄中的靈傳道? (3:19–22)

觀點一

觀點二

觀點三

洗禮現在可以拯救你們 (3:21)

罪和肉體的苦難 (4:1)

彼得前書4:3b的用語

向死人宣講的福音 (4:6)

關鍵字研讀

Eperōtēma,「請求」(3:21)

Xenizō,「感到驚訝,就以為怪」(4:4, 12)

應用總覽

從末世論談倫理道德 (彼前4:7–11)

總覽

結構大綱

書卷中的地位

正典中的地位

議題概覽

彼得在彼得前書4:8中對箴言10:12的使用

「按着神的聖言」的含義 (4:10–11)

背景研讀:好客

應用總覽

從末世論談受苦 (彼前4:12–19)

總覽

結構大綱

書卷中的地位

正典中的地位

議題概覽

Christianos 在彼前4:16中的背景和意義

解讀彼得前書4:17-18

關鍵字研讀

Oneidizō,「侮辱」(4:14)

背景研讀:從普魯塔克的角度看好攪和者或好管閒事的人

應用總覽

教會的一般倫理 (彼前5:1–9)

總覽

結構大綱

書卷中的地位

正典中的地位

議題概覽

起點:教會的領導

長老與年幼者之間的關係 (5:1–5)

關鍵字研讀

Katakurieuō,「轄制」(5:3)

應用總覽

榮耀頌與結語 (彼前5:10–14)

總覽

結構大綱

書卷中的地位

正典中的地位

議題概覽

背景研讀:新約中的馬可 (5:13)

應用總覽

縮寫表

聖經翻譯和文本版本

註釋書籍

字典、百科全書和辭典

期刊

原始資料和翻譯

參考書目

叢書序言

聖經研究的觀點林林總總,如同迷宮一般紛繁複雜,有多少個詮釋者,常常就有多少種經文詮釋。我們認為最好的解決之道是提供一張迷宮的地圖,《萊克姆研究註釋叢書》就是以此為基礎出發。該系列叢書的宗旨是成為一套研經工具,每本指南都涵蓋了聖經學者所提出的各種廣泛的詮釋議題,這些資源不僅滿足研究聖經的學術需要,而且因其覆蓋範圍廣泛,對預備講章也大有裨益。

該系列結合評鑑性聖經學術研究,闡明學者們的詮釋。毫無疑問,您會贊同其中的一些觀點,而對於另外一些則未必能苟同,此外,還有一些詮釋可能是您初次碰到,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我們會都引導您一起走過這段崎嶇的路程。

並且,該系列每卷書都與聖經權威學術著作鏈接,《萊克姆研究註釋叢書》的作者,不會特意說明某個特定的詮釋到底屬於什麼神學觀點或宗派。這標誌著聖經詮釋的多元性,並不代表註釋作者本人全部贊同這些詮釋。不同神學觀點...

Content not shown in limited preview…
LRC:1PTC

About 彼得前書 (繁体) 萊克姆研究註釋叢書——Lexham Research Commentary: 1 Peter (Traditional Chinese)

《彼得前書》是寫給一個正在面臨來自當時社會壓力和排斥的教會,然而這封信的主題是紮根於基督的盼望。使徒彼得希望這些教會可以有平安,因為上帝已經揀選教會成為聖潔的國度,一個獨特的、沒有種族身份印記,只是單單因着耶穌基督寶血合而為一的族類。

Support Info

lbg81pe1-tc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