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教會信條精選
Ecumenical Creeds and Reformed Confessions and Catechisms
改革宗丨出版
趙中輝等丨譯
歷代教會信條精選
譯者:趙中輝等
修訂編輯:沈其光、張雲妍
出版發行: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
戶名: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
劃撥帳號:19902327
通訊處:台北市105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133巷6弄40號
電話:(+886) 2-2718-3110
傳真:(+886) 2-2718-3112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局版北市業字第一七三一號
1993年7月初版‧1998年3月三刷‧
2002年7月二版‧2009年8月二版二刷‧2014年2月二版三刷
ISBN: 957-9642-62-1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Ecumenical Creeds and Reformed Confessions and Catechisms
Translated by Charles H. Chao, D.D., et al.
Revision Editors: John Shen, Diplom and Claudia Chang, M.Div
©1993 by Reformation Translation Fellowship (Taiwan)
No.40, Alley 6, Lane 133, Sec.4, Nan-Jing E. Road, Taiwan, R.O.C.
Tel: (866) 2-2718-3110 Fax: (866) 2-2718-3112
Website: www.crtsbooks.net
e-mail: rtf4tw@ms64.hinet.net
First edition: July 1993
Second edition: July 2002
Sencond edition, Sencond printing: Aug.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 957-9642-62-1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Chapter 5 Heidelberg Catechism
Chapter 8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Chapter 9 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
Chapter 10 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
Chapter 11 Exposition of the Compendium of Heidelberg Catechism
Appendix II: Chinese House Church Confession of Faith
本書內容原本收錄在《教會工人培訓手冊》中,1993年開始以單行本發行。出版以來已經多次增印,不但國內教會牧長反應良好,港、台神學院也多方採用。每年九月開學前,我們都收到許多神學院大量訂單。
本書幾度增印,均已售罄,於是決定於再版前,作一次完整的修訂,由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台北辦公室編輯沈其光弟兄、張雲妍姊妹擔任這項工作,對照各信條英文版逐條修訂。
本次修訂還新增〈韋敏斯德大要理問答〉,由王志勇弟兄翻譯。許多信條也增錄了「經文根據」(proof text)供讀者參考,其中〈海德堡要理問答〉的「經文根據」參考J.R. Beeke和S.B. Ferguson合著的Reformed Confessions Harmonized (Baker, 1999),〈韋敏斯德小要理問答〉參考R. Lawson的The Shorter Catechism with Commentary and Scripture Proofs (The Knox Press, Edinburgh)。神學術語的翻譯按照《英漢神學名詞辭典》(趙中輝牧師編著,本社出版),凡《英漢神學名詞辭典》收錄的名詞,在本書均附星號(*)。
本書附錄還增加荷蘭教會所採用的〈教會法規〉,和〈中國家庭教會信仰告白〉。這份信仰告白是由約十五位代表華中家庭教會四大系統的領袖,在1998年11月撰寫的。當時教會正受異端侵襲,撰寫這份信仰告白時曾經參考本書(初版),但這份信仰告白的標題與內容,完全是表達他們自己信仰的內容。本書末了還附〈中英名詞對照表〉。
本書初版至今九年,其間中國各地教會又經歷一次大規模的增長,尤其是華北地區和各地大學校園。最近五年來,中國教會正由「快速宣教、建立教會」轉型到「照顧群羊、牧養教會」。無論是家庭教會還是三自教會,都需要大量受過聖經和神學裝備的牧者,因為過去那種為期一週的單卷查經講座,已經無法供應教會的需要了。教會需要的是20–30堂的濃縮課程,程度比照聖經學校或神學院課程。因此,出版訓練信徒的神學用書,實在是當務之急。
初代教會的各種信經和宗教改革後的各種要理問答,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教導年輕信徒打好信仰根基;(二)建立信仰準則,抵擋當時的異端。例如,公元四世紀,亞他那修(Athanasius)抵擋亞流(Arius)異端。因為亞流只承認聖父的神性,卻不承認子的神性,認為子是被造的。亞流的觀點終於在主後325年的尼西亞會議(Council of Nicaea)上被判為異端。這個爭議的重點是三位一體論。〈迦克墩信經〉(451年)是初代教會第四次大公會議時制定的,主要在糾正涅斯多留派(Nestorians)「基督有二性及二位格」的思想,和猷提乾(Eutyches)「基督只有一性及一位格,忽略基督人性」的思想。所以〈迦克墩信經〉意圖解決基督論的爭議,強調耶穌基督是「神、人二性,存在於同一位格之內」。
今天的中國教會也正面臨許多神學上的爭論,其中一個就是關乎「信心」與「救恩」的議題,尤其是「得救的確據」——「一次得救、永遠得救」或「多次相信、多次得救」。其實這個爭議只是舊戲重演——改教運動後期,荷蘭教會中的加爾文主義者與阿民念主義者之間的論爭就在於此;當時是由1618年的多特總會(Synod of Dort)解決了此一爭議,並擬定〈多特信經〉(Canons of Dort)。在中國,這項神學爭議仍繼續從兩個地區的教會反映出來——沿海地區的教會(受西方改革宗與長老會差會影響),與華中地區的教會(受信義會的影...
![]() |
About 歷代教會信條精選(繁體)教會不能沒有信經與信條。信經和信條可以讓教會在施行懲誡時,有客觀的標準;當教會裡出現新教導時,信經和信條也是一個判斷標準。本書可用來擒拿毀壞葡萄園的小狐狸(歌二15)。今天的基督徒必須熟悉他們的信仰,才能經得起當代相對主義、存在主義及新興宗教等神學的侵襲。 |
Support Info | cmnclcrdstrchns |